当前位置:首页>清廉济宁
我市试点开展纪委同级监督等工作被《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关注
发布日期:2022-01-12 08:42 信息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信息来源:济宁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2022年第1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的《让“一把手”用权受监督干事打头阵》等3篇文章,对我市试点开展纪委同级监督、巡察整改成效量化评估、交通领域“三车治理”等工作作了报道。全文如下:


让“一把手”用权受监督干事打头阵

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越要加强监督。山东省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把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突出位置,压实监督责任,细化监督措施,健全制度机制,以有效监督管住看牢“关键少数”,督促“一把手”正确规范用权,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上打头阵。

紧盯不放,监督提醒“全天候”

山东坚持把政治监督挺在前面,通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让“一把手”时刻感受到用权受监督。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重点工作安排落地落实。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山东省纪委监委及时纳入政治监督台账,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加强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沿黄9市、25个县的监督,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东营市纪委监委建立“纪委约谈”机制,通过常态化约谈主责主业部门“一把手”,督促扛牢责任。

为增强“一把手”监督实效,自2017年以来,山东连续4年开展各级党委书记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工作,现场报告、面对面问询、民主评议,把准问题症结,督促认领责任,使述责述廉成为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过程。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部门,对述责述廉内容真实性进行核实,对存在弄虚作假、掩盖问题等违规违纪情形的,严肃处理。

注重用好“谈心谈话”这一抓手,面对面提领子、扯袖子,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多年来,坚持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对新任职和在同一职务任职5年以上的“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2021年,由省纪委书记、副书记同厅局级党政正职开展廉政谈话。日照市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梳理下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突出问题,由上级党组织运用“红脸出汗”问题清单与下级党组织“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真正戳到“麻骨”、直击“要害”。

此外,山东切实用好巡视这一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有效方法,把“一把手”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盯住权力责任,督促正确行使权力。2021年以来,十一届省委第九和第十轮巡视将“一把手”工作生活情况作为必谈内容,重要问题深入了解;将“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廉洁自律情况在巡视报告中单列。

探索创新,同级监督“路子宽”

同级监督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一环。

2021年5月,济宁市任城区纪委监委将调研中发现的“区农业农村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农村人居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重复督导”问题,向分管的副区长作了廉情抄告,并提出整改建议。一周后,区纪委监委收到了副区长签字的《抄告问题落实整改情况回告单》,重复督导问题得到整改。廉情抄告回告制度是该区的一项创新做法,通过构建同级监督“事前、事中、事后”闭环链条,督促区党政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促进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

2021年,山东省纪委监委选取淄博市淄川区、烟台市蓬莱区、济宁市任城区开展纪委同级监督试点,发布《市县纪委开展同级监督工作提示》,着力解决职责边界不清、重点不突出、方式方法不多等问题。鼓励各级纪委探索运用会议式监督、检查式监督、提醒式监督、促改式监督、贯通式监督,推动同级监督落地落实。

同时,山东省纪委监委把党委常委所在部门作为同级监督重点,通过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更好履职。省纪委监委机关相关监督检查室定期到省委常委所在部门,通过调研座谈、专项检查、列席会议等方式全面监督。省委常委所在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优势,将驻在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纳入监督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德州市在市级层面开展同级述责述廉工作,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

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实施意见,细化同级监督责任内容。明确“一把手”与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谈话2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监督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每年至少开展2次谈心谈话,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建立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与同级领导班子成员谈话提醒制度,发现重要问题及时报告。

筑牢“后墙”,震慑教育“敲警钟”

加强“一把手”监督,惩治这一“后墙”决不能松,同时还要做好监督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威海市委政法委原书记刘茂德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一个个“一把手”落马的消息接续发布,为强化震慑持续加力。2021年1至11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2669件,处分50525人,移送检察机关851人。

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聚焦“一把手”敲警钟。山东省廉政教育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省纪委监委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制作《省管干部“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25部,在省纪委全会和省“两会”期间播放,引起强烈反响。此外,编印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案例汇编,分析“一把手”违纪违法特点,在省廉政教育馆分门别类展示“一把手”典型案例,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教。

全省各级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主责部门建章立制、源头治理。针对某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负责人牛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缺失、领导干部违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等问题,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向集团党委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推动省直宣传系统开展警示教育、着力进行整改。


深化改革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2021年9月,十一届山东省委第十轮巡视启动,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张志华有了“新职务”——巡视组不驻组副组长。

“不参与巡视具体业务,根据实际需要到巡视组驻地开展工作。”张志华向记者介绍,在巡视某省直单位党组织时,因该单位一名领导干部问题线索正进行初核,他第一时间与巡视组沟通;巡视组对该干部“重点关注”,就相关问题全面调查了解。最终,该干部因违规违纪受到严肃处理。

透过“不驻组副组长”这样的举措可以看到,各监督主体协同配合、同向发力的探索创新在山东渐成常态。这背后,是“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统筹衔接,根本在“统”。山东省纪委监委进一步强化领导指导,省纪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党中央有关要求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重大问题、重点项目。针对近年来各监督主体协作配合不断增加的实际,省纪委监委制定《日常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理顺委机关与派驻机构、委机关与巡视机构、上下级纪委监委、机关各部室之间关系,完善监督力量统筹、监督成果共享、衔接事项协调等机制,对各项措施使用及程序作出细化规定。可以说,完善的领导体制、健全的制度规范,为各项监督贯通融合夯实了基础。

如果说“统”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那么“接”则针对使各监督主体实现合理调配,做到攥指成拳而破题。不久前潍坊市开展的一项整治活动,就直观地体现了“四项监督”是如何协作配合的——

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工作部署,2021年7月起山东在全省开展停车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省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全面梳理停车管理职能,建立责任、问题和任务“三项清单”;潍坊市纪委监委同步推进,开设停车管理投诉专区,对各类停车场全面摸清底数;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驻在部门调研摸排,督促完善整改台账;市委将该内容纳入市县两级专项巡察。纪律、监察、派驻、巡视巡察环环相扣,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实践证明,通过将人员力量、措施手段、数据信息等监督资源统一配置,使各监督主体“衔接有方”,能够将系统优势充分激发出来。

衔接机制的有效,既强化于整体的考量谋划,也离不开各监督主体担当作为,发挥各自优势、合力进行攻坚。如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监督、人防系统腐败问题整改监督等任务中,山东省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强化统筹把关与协调保障职能,把握整体进展和效果;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各地纪委监委积极配合,从“一盘棋”角度看待室、组提出的协作请求,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推进工作。2021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推动下,市级纪委监委普遍与驻地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经指定管辖,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对4起案件的被审查调查人采取了留置措施。

巡视是党委(党组)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直接抓手,对带动其他监督具有撬动效应。山东省委巡视办分别与省纪委监委多个业务室制定协作配合办法,实现日常情况沟通、巡前介绍情况、巡中会商研判、巡后共督整改“四个常态化”。济宁市率先出台巡察整改成效量化评估办法,明确由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和巡察机构联合对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情况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估;曲阜市则采取“一轮一起底”的方式,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对被巡察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联审把关,实现每轮反馈问题见底清零。

除了加大“统”的力度、强化“接”的意识,还应找准找实工作落地的切入点、着力点。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任务、重要环节加强协同协调,在系统观念引领下不断探索,取得良好效果。

在审查调查方面,建立“室企地”联合办案模式,有力提升审查调查质效。比如,经上级纪委监委指定管辖,与山东钢铁集团纪委联合查办山钢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刘立华、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型钢销售部原经理李振涛等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时,日照市东港区纪委监委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钢铁行业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对此,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全程督办,山东钢铁集团纪委抽调专业人员提供业务技术支持,协助联合办案组深入了解行业规律和作案手法,案件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系统发力、系统施治,不仅适用于查办具体案件,也适用于作风建设。山东省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室综合协调职责,围绕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着力在方式方法上加大创新力度。“我们建立‘直通车’机制,明确市、县(市、区)纪委监委发现的省直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直报省纪委监委,同时用好监督贯通应用平台,整合信访举报、党风政风监督、案件管理、巡视巡察等资源,开展专项数据分析工作,增强精准发现问题能力。” 

在以案促改工作中,同样不能“单打独斗”,应加强各部门联动配合,形成从线索处置到案后整改工作闭环。在省高级人民法院个别庭室私设“账外资金”相关案件查办后期,山东省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会同驻省高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题调研,同时联合督导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推动全省法院系统自查自纠,全面清理私设“账外资金”问题,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堵塞制度漏洞。

随着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四项监督”力量整合运用正在不断增强,合力效果进一步显现,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有力支撑。


在监督融入治理上发准力见真章

把监督融入治理、以监督促进治理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努力推动一体推进“三不”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精准切入:深化以案促改、撬动治理提升

以案促改连接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是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2021年初,山东省烟台市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连续发生两起安全生产事故——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招远曹家洼金矿“2•17”较大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山东省在有序开展处置和善后工作的同时,在全省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在此过程中,省非煤矿山专项整治驻点督导工作组发现,仅就安全生产抓安全生产,难以解决长期形成的深层次问题。山东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负责同志介绍,有的监管部门存在对重大隐患“查不出、盯不住、改不了”和低水平重复检查问题,这两起事故与有的监管部门不作为是分不开的。

山东省纪委监委及烟台市纪委监委落实省委要求,紧紧抓住事故背后的责任、腐败、作风问题,把查办案件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环节,上下联动、重点突破,先后查处省应急管理厅原副厅长赵卫东等典型案件。同时,省纪委监委向烟台市委市政府制发监察建议书,既点出问题又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促进整改、完善治理提供靶向。烟台市纪委监委对16个区(市)和21个部门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督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出台《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矿产开发、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事项的规定》等制度,不断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这些有力举措,推动烟台乃至山东全省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监督的目的既是为了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更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监督办案开始,同步谋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2020年以来,先后推动解决违规发放津补贴和福利、养老产业背后利益链、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等问题,有力推动了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

自觉嵌入:发挥“驻”的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派驻监督处在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的交汇点,需要从监督和治理交汇的视角探索创新、发挥作用。

“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开展监督工作既要熟练运用纪法制度,还要熟悉驻在单位具体业务。”山东省德州市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向记者介绍。该组在开展驻点监督时,发现民政文化展厅装修改造项目工程结算发票显示工程税率为3%,而决算审计显示工程税率为9%,有关单位存在多缴税金让施工方得利问题。在查阅资料、交流询问的基础上,该组准确指出背后的作风不严问题,提醒重新核算决算,最终挽回经济损失27251.4元。实践促使派驻机构思考,提升监督自觉性、精准性,需要掌握有关政策制度、问题症结和有关知识,从政治上发现和辨析问题,从而保证不越位、不缺位。

怎么掌握?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为做到精准监督,2021年以来,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开展环保业务学习活动,主动邀请业务处室同志授课,熟悉各处室单位职责边界、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等情况;围绕省级第二轮环保督察工作,联合相关处室成立专项监督组,深入16市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学习、调研,派驻机构“驻”的优势愈发凸显。“派驻机构更熟悉驻在单位情况,更熟悉所监督领域特点”,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帮助我们发现情况、提供信息、解决问题上发挥了作用。” 

从派驻监督实践情况来看,把一体推进“三不”上升到党和国家治理体系这个大系统、大格局中来思考谋划,每一项深入进去都是一门大学问,都有大文章可做。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尤其需要深入理解把握有关领域部门治理情况,把提升监督治理效能逐步引向深入。

有效融入:强化专项监督、推动专项整治

开展专项整治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有效抓手。

“最近一些违法违规经营、收费管理混乱的停车场都得到了有效整治”“停车难问题一直都存在,正好借这次专项整治好好清理一番”……山东开展的停车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受到群众好评,借力专项巡察和专项审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住建、公安等主责部门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全省各级已排查整改问题976个,有效破解“停车难”。

除了停车管理,山东省纪委监委为切合各地实际,指导各市纪委监委把握各自地域特点和行业规律,分别选择1至2个具体领域作为整治标靶,集中监督力量,以“小切口”推动民生问题融冰破题。交通领域“三车治理”是济宁市纪委监委自选的整治标靶。市纪委监委深入有关县市区、职能部门和基层站所调研,确定群众反映强烈的大货车超限超载、出租车违规经营、机动车业务办理“车虫”“车托”等3方面问题作为切入口。通过“小切口、深分析”,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推动规范交通领域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干部作风和执行力,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治理效果。

在山东,类似事例还有很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发现—查处—整改”为主线,找准群众反映强烈、能够及时解决的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保、涉农领域问题,全程跟进监督,着力查处背后的责任、作风、纪律等问题,并通过提出建议、专项督导、发函督办等方式推动立行立改。目前,全省16市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28项,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498起,督促主责部门解决问题4315个。

通过直面矛盾和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点滴积累、积厚成势,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监督融入治理、释放更大治理效能上,正迈出坚实步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