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午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张飞垓村广场南侧的石凳上,几位老人正围坐着下象棋。当我们走上前询问广场公厕的变化时,退休老教师李大爷感慨道:“这事儿办到咱老百姓心坎里了!以前我晨练都不敢多喝水,现在晨练完顺道在这儿方便,还能再在长椅上歇会儿。”他的老伴补充道:“巡察组的同志来得勤啊,上个月还专门来问整改后用着咋样,听说全镇8个村的公厕都跟着一起改呢!”
这一幕,源于县委巡察组对民生“小事”的精准发力。去年8月,县委第六轮常规巡察工作全面启动。我们结合镇村巡察工作实际,深入一线,将村内道路、路灯、公厕、文体设施等作为实地走访“必查必看”内容,重点查找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
“建了厕所没法儿用,我们老年人散步时连水都不敢多喝,实在不太方便。”走访过程中,张大娘向我们反映,村中心广场旁的公共厕所长期无法使用,给周围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我们随即前往现场查看,发现公厕确实存在部分设施损坏及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正常使用。
我们随即与张飞垓村“两委”开展座谈,并邀请马营镇党委列席,会上下达了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村“两委”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意识,限期落实整改并及时反馈情况。
张飞垓村迅速行动,购置配件对损坏设施进行维修,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和维护,一周内完成了整改,确保公厕环境整洁、正常使用。
以此为契机,我们联合镇党委对全镇行政村公厕运行情况开展排查,围绕公厕卫生环境差、设施损坏、不对外开放、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开展治理,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8份,并推动建立镇村联改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针对部分新建公厕因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使用的问题,巡察组组织镇政府、县水务局等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研究整改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开放计划,切实保障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巡察中,县委巡察机构系统梳理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职能单位发送交办单,督导其开展整改整治,解决顽瘴痼疾。为避免交办单一发了之、流于形式,县委巡察办建立整改台账,实时跟踪、定期调度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为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县委巡察机构立足群众关切,强化立行立改,制定立行立改事项质量管控工作办法,从明确范围、研究确定、审核报批、跟踪督办等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立行立改事项的确定、移交和督办工作,现已完成涉及公共资产管理混乱、安全监管不到位、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行立改事项168条,推动解决公厕运维、架灯修路、文体设施修复、沟渠养护等民生工程问题47件。(刘贞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