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两创”和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系统融合,多措并举推进“儒韵清风·清廉济宁”建设,深耕廉洁文化土壤。
一、“儒韵清风·清廉济宁”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一个优势”,以儒韵清风厚植清廉底蕴。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充沛的“源头活水”。实践中,注重研究阐释,出版《济宁历史上的清官廉吏》,编印《孔子廉政名言解读》等廉洁文化系列丛书,开发《儒家廉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等50余堂精品课程。注重合作交流,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成立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从孔子研究院等单位选聘46名专家组建清廉济宁建设文化智库,举办全省践行“两创”方针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讨会、孟子思想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座谈会,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廉洁养分。注重高阶传播,依托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传播廉洁文化,在“何以中国——当一天孔子的学生”网络主题宣传中设置“跟着孔子倡廉洁”主题,制作推出主题视频《孔子弟子说·廉》等11件作品,大众网全平台累计阅读量达到535万。
(二)坚持“双管齐下”,以教育引导加固清廉堤坝。守好清廉底线,必须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把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警示。坚持正面引导树典型、明方向,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和辅导报告。联合省纪委监委、市委网信办拍摄“动漫说纪”系列微视频,设立纪法教育流动站,在3375个村(社区)巡展、覆盖12万余人次,《新华每日电讯》予以报道。强化示范引领,表彰担当作为先进个人、干事创业先进集体、学雷锋活动示范标兵,开展“四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和“四好”党员培树工作。深化警示教育严规矩、强震慑,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案例剖析会,拍摄《“钱”途末路》等多部警示教育片,编写《严重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选编》《严防政治骗子警示教育读本》等教材,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警示”等活动,3万余名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场馆接受现场教育,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32起,让党员干部知戒惧、守底线。
(三)聚焦“三个层面”,以文化浸润营造清廉环境。廉洁文化建设涉及面广,必须全域共进、层层发力,推动清廉理念融入治理实践、走进群众身边。抓家庭层面激活“清廉细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举办廉洁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家庭家教家风宣讲报告会,开展“纪法教育进家庭·传承清廉好家风”等活动,发布家庭助廉倡议书,编写图说家风教育读本,引导党员干部严以治家、清风传家。抓行业层面构建“清廉矩阵”,突出抓好机关、企业、学校、医院、村居“五大单元”清廉建设,有序向公安、税务、市场监管等领域延伸拓展,打造“清廉公积金”等20余个品牌,督促各牵头单位制定清廉单元建设工作要点、培育先行单位,构建“5+N”工作格局。抓社会层面涵养“清廉生态”,将廉洁文化融入自然景观、城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等,打造廉洁文化一条街,开通清廉公交专线,开展“百姓儒学节”、廉洁文艺进乡村等活动,定期向行政办公场所和图书馆、文化馆等投放廉政书籍、视频,不断拓展廉洁文化浸润空间。
(四)实施“四廉工程”,以多元载体弘扬清廉风尚。文化是无形的,要靠有形的载体、阵地去折射和传播,才能可感可触、入脑入心,廉洁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实践中,坚持阵地守廉,持续挖掘“三孔”、“两孟”等蕴含的廉洁元素,打造孔府“戒贪图”“冷板凳”等50余处廉洁教育教学点。建设全省首个综合性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教育馆,依托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等打造廉洁教育现场。优选112个场馆绘制“廉行济宁”廉洁地图,推出“儒风廉韵悠古今”等10条主题线路,推动“文脉”变“廉脉”。坚持活动倡廉,举办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儒韵清风∙济州话廉”廉洁文化展、“清风护航·廉韵机关”廉政教育、“儒韵清风∙翰墨流芳”书画作品邀请展、党内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理念。坚持文艺育廉,参加2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荣获50个奖项,其中《闯关赴任》入选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以“清风传家·清廉同行”等主题,组织“儒韵清风∙清廉剧场”20余场次。坚持媒介传廉,推出“孔子论廉”、“文物话廉”等融媒体专栏,摄制的《清廉中国|廉,为政之本》等多部作品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展播。
(五)强化“五个联动”,以组织保障推动清廉建设。高质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扛牢责任、协同联动、推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协助职责相互贯通,把清廉济宁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市委主要领导靠上研究部署,点题交办任务,市纪委监委跟进监督推动工作落实。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建立全面建设清廉济宁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协调会商、定期调度等运行机制,推动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市县两级上下联动,深化市县合作,建立联络员机制,采取项目化管理、重点任务点题揭榜等方式,做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聚合,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政治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重点,用好室组地(校、企)联合监督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鼓励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加强与驻济高校、科研机构、文艺院团、传媒公司交流合作,共同创作廉洁文化产品,实现合作共赢。
二、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认识体会
(一)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合力推进、共建共享。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每个责任主体都要参与其中,做到有序衔接、紧密配合、贯通协同。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组织推动作用,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布局,协助党委健全完善联席会议、调研督导等制度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和牵头部门单位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全面覆盖工作格局。
(二)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铸魂工程,必须做实教育、以文化人。“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必须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统筹推进纪法教育、警示教育、政德教育、正面教育、家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三)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工程,必须推陈出新、培育品牌。“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树牢创新思维,加大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载体平台、机制制度创新力度,做到因地制宜与守正创新相结合,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品牌,不断提升廉洁文化建设底蕴、辨识度和整体效应。
(四)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抓常抓长、久久为功。“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常抓不懈,逐步消解风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和心理因素,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通过不懈努力换来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三、深化“儒韵清风·清廉济宁”建设的建议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优势,以“六个融入”持续擦亮“儒韵清风∙清廉济宁”品牌。
(一)融入工作大局,汇聚清廉力量。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深入落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我省推进措施,每年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压实各级各部门政治责任,完善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工作格局。
(二)融入阵地建设,培塑清廉沃土。开发太白楼廉洁文化教育点、太白湖家风文化主题馆等,升级济宁市国有企业廉德教育厅、微山岛“红韵廉风”专线,鼓励基层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廉”馆“廉”园,丰富廉洁文化展陈。动态修订“廉行济宁”廉洁地图,利用微信小程序、VR等形式让场馆阵地走上“云端”,推动廉洁教育资源数字化。
(三)融入文艺创作,传播清廉之声。深入推进“济风儒韵”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以组织参加“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等活动为契机,通过拍摄电影视频、编撰书籍读本、制作动画漫画、创排戏剧歌曲、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全方位、多声部传播廉洁文化。深化“廉洁文化+互联网”模式,在“报网微端”上开设“运河清风故事汇”等专栏,变“静态传播”为“动态传播”。
(四)融入专题活动,弘扬清廉风气。积极推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设立“廉洁文化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智慧、廉洁文化与国家治理等内容作主旨演讲、交流互鉴。开展“儒韵清风·清廉济宁”系列活动,举办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研讨会、济宁好家风主题展等,开发廉洁影音课,办好清廉剧场,提升廉洁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影响力。
(五)融入教育教学,夯实清廉根基。把廉政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必修课,科学设置党章党规解读、典型案例剖析、廉政形势分析等课程模块,组织到廉政教育展馆现场学习。持续推进“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警示”纪法教育,用好纪法教育流动站。发挥清廉济宁建设文化智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形成更多廉洁文化教育教学成果。
(六)融入治理实践,建设清廉济宁。以清廉单元建设为载体,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社会治理。比如,深化清廉学校建设,从严整治教育乱收费、学校违规办学、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加强清廉国企建设,推动市管企业进一步严格内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抓实清廉村居建设,巩固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推进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等,推动清廉要素向更多领域、更深层面拓展。
※该文系山东省纪检监察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杜彦峰、郭卫东、孟祥振、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