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风采>党风政风
《山东纪检监察》 | 重拳整治农村集体“三资”风腐问题
发布日期:2025-09-23 11:09 信息来源: 《山东纪检监察》
信息来源:济宁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济宁市兖州区纪委监委紧盯该领域,明确重点、深挖线索、靶向纠治,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坚持问题导向。农村集体“三资”点多面广,风腐一体问题突出。在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痛点问题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会同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反复讨论、分析梳理,选取农业灌溉用电、村级招投标、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出赁和小微工程项目发包、村集体租金应收未收等方面,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紧盯关键环节,优化监督方式。实施“清单式”监督,不断完善“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清单,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好“点穴式”监督,通过一线“把脉问诊”,精准施治、靶向发力;开展“提级式”监督,选取“三资”规模较大村、信访举报反映较多村等,试点开展区纪委监委提级监督,着力破解“熟人监督”难题。通过专项监督,清缴拖欠村集体租金60.4万元;每年为群众节省灌溉电费46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700余万元。

坚持严字当头。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3个;查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11个;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虚报套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问题29个、线索15件。在查处作风问题基础上,深挖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勾兑线索,严查村级“蝇贪蚁腐”。在查办相关留置案件时,必查涉案人员的作风蜕变轨迹,深挖案件中暴露出的普遍性、深层次作风积弊。积极推进“室组地”联动监督,集中排查问题线索,集体会审联合办案。探索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镇街纪(工)委+村级纪检委员”联动协作监督工作模式,通过交叉监督、异地检查等方式,变“单兵突击”为“协同作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64个、查处107起150人,党纪政务处分85人,形成强大震慑。

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科技赋能。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借助数据汇集、碰撞比对、关联分析等方式,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开发“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网上模块,提供网络实时竞价、合同签订、交易鉴证等服务,促进村级经济事项公开透明。推动镇村使用射频控制器计量农业灌溉电费,杜绝人为操作空间,现已覆盖全区359个村。强化建章立制。围绕农村集体“三资”问题背后的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靶向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并加强跟踪检查,督促健全完善“三资”管理相关制度8项。强化文化浸润。将“三资”领域典型案件作为活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抵腐定力。将“三资”公开公平公正管理作为打造“清廉村居”标杆单位的重要内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真正做到惠民有感。(兖州区纪委监委)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